Quantcast
Channel: 第一才经研究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

2012年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
0
0

2012年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中部经济崛起的大趋势下,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服务领域和内容日益多元,服务产业链逐步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多元化发展产业格局逐渐形成。2012,武汉地区人才流动规模持续扩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快速崛起,在向专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道路上持续迈进。

十年来,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官办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竞争的市场化加剧;二是人力资源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市场管理的法制化加强;三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人才信息服务网络,信息化、网络化速度加快;四是各地人力资源市场、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与企业高校的联系合作不断加强。如“1+8”武汉城市圈内,中国武汉人才市场通过逐步与湖北省内8城市合作组建国家级人才市场的分市场,打造人才服务的联合舰队;五是人力资源服务业务不断拓展。如湖北省人才市场、武汉人才市场探索开展了人才诚信档案、人才派遣、人力资源培训等业务。六是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和内容日益多元化、产业化。从最初的招聘服务、人事代理发展到包括培训服务、劳务派遣、就业指导、人才测评、管理咨询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多种业务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规模提高

据了解,截止到2012年底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28家,其中政府所属机构80余家,私营机构300多家,中外合资机构50余家。其中拥有固定人才交流场所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仅30多家,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近3万人。

2012年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年度产值突破80亿元,规模以上人力资源机构营业额逐年提高,据第一才经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武汉地区年营业额达到1个亿规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不足5家,而年营业额达到5000万规模的企业也不超过15家,达到1000万以上营业额的人力资源机构不足50家。

据业内资深研究人士分析,尽管前程无忧武汉公司、方阵人力资源集团、武汉仕达人才公司、湖北纳杰人力资源公司、智联招聘武汉公司等机构的营业额在武汉排名靠前,但是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企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11年,上海外服、中智公司、北京外企三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营收规模就已近1000亿元,入选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方阵人力资源集团、起点人力、锦绣人才、华中人才、纳杰人才等武汉本土的主流人力资源机构的营业额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2012年营业额基本都在5000万以内的规模,其营收规模和发展区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扩展。

调研统计显示,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招聘、派遣外包等较为低端的人力资源基础业务上,而涉及猎头、培训、咨询等中高端业务所占份额比重偏低。其中76%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主营业务为招聘和派遣外包。

2012年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招聘业务的营业收入约为28亿元,约占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业总营业收入的35%,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营收约为36亿元,约占总营业收入的45%,高级人才寻访业务(猎头)的营业收入约为5亿元,培训、信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业务的营业收入不足10亿元。

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与交流加强

2012年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人才招聘会、跨地区网络人才招聘会和组织会员单位参加外省举办的人才招聘会等。根据第一才经网的统计,2012年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机构共组织了超过12万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招聘岗位(含跨区域、网上招聘,以及同岗位多处、多次招聘)230万个,进场求职人数(含个人多场次、多地区现场应聘、网上应聘和外省市人员来鄂或网上应聘)1500万人次。

2012年,武汉地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各类综合性人才招聘会超过1800场,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会和封闭式人才交流会120多场,累计超过50万人进入人力资源市场进行人才交流活动。其中2012年为高校毕业生举办专场交流会达700多场,招聘单位46000家,提供需求岗位460000个,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人数38万人次。

武汉地区人力资源市场不断扩大人才资源开发的空间,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跟踪、引进。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和智力,与黄鹤英才计划”“3551人才工程等人才需求对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为华工科技、凯迪电力等高新技术企业猎取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武汉力氏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从美国引进了一个顶级的 14人研发团队,团队带头人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中组部第六期千人计划人员,团队引进后,累计为湖北省带来近30亿的投资,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等各类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积极开展了推荐就业、人事代理、就业创业培训、就业见习、提供就业信息等多项服务。

为深入了解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现实规模,准确掌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经营运作现状、从业人员情况,研究行业发展机遇、面临挑战,为业务主管部门提供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开展了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与发展课题研究。为积极推动武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协会与业务主管部门在全国首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工作,星级评定按照服务水平、社会诚信、执业能力、服务绩效等标准,划分一星到五星五个等级。目前已对首批141家申报机构进行了星级评定,评审出四星级10家,三星级34家,二星级51家,一星级46家。

行业协会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湖北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成立于2009531,湖北省人才中心常务副主任朱世荣担任首任会长;湖北省人力资源学会200869日在武汉大学正式成立,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关培兰教授担任会长;湖北省人力资源经理协会创办于201217,湖北省人才中心李新华担任首任会长;武汉人力资源服务协会2012821日召开成立大会武汉市人社局副局长李乔担任会长。一批行业团体组织的建立,为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武汉地区的人力资源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行业团队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为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交流和产业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行业协会多次组织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代表赴上海、北京、成都等地考察学习,进行交流活动,为武汉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产业发展和业务集聚起到了良好的平台作用。

武汉人力资源服务协议组织会员先后赴上海、哈尔冰、长春、成都等地学习考察,参观考察了上海人才大厦、上海人才中介协会、诺姆四达公司、蓝海人力资源集团、大瀚猎头公司等行业机构和企业单位。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接交流,打通了业务合作的通道,拓展了人力资源服务产品,有效提升了湖北省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服务水平。

20121124日,由湖北省人力资源学会、湖北省就业促进会、湖北省人力资源经理协会等主办的中部人力资本论坛在洪山礼堂举行,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翟天山出席并致开幕词,500多位人力资源机构代表和企业人力资源高管汇聚一堂,对于提升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产业发展动力和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组织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活动和参与互动,对于增强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凝聚力、社会影响力,起到了引导、推动和监督的作用。

据第一才经研究院的统计,2012年武汉地区共开展各类人力资源管理高峰论坛、人力资源管理沙龙、人才行业发展会议、企业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沙龙等超过80场,对于推动湖北省人力资服务产业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民营机构专业趋势品牌意识增强

伴随着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在不各个领域里优秀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服务品牌。成立于世纪之交2000年前后的光辉人才、华中人才、腾飞人才、纳杰人才、起点人力、锦绣人才等民营人力资源企业,已经逐步成长为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里的主力军,而最近五六年内涌现出的方阵人力资源集团、越秀人力资源公司等人力资源机构也快速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一支生力军。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各细分业务领域,主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经逐步形成了以专业化、品牌化、多元化为发展模式的经营思路。

现场招聘会业务已逐步形成了以湖北省人才市场、武汉市人才市场、湖北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湖北人力资源中心、各区人力资源市场等以政府为主导,以纳杰人才、起点人力、华中人才、方阵人力、腾飞人才等民营机构为主导的业务服务发展格局。

在网络招聘领域,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全国性人才网站占据着武汉地区70%以上的市场份额,纳杰人才、起点人力、华中人才等本土人力资源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报纸和网络招聘业务上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专注于猎头业务的光辉人才、力氏顾问、杜为尔猎头、安达猎头、锦绣猎头等,闻名于认证培训业务的越秀人才、朝阳教育和纳杰人才等,以及外包业务的仕达人才、锦绣人才、方阵人力等细分行业服务机构,在武汉地区蓬勃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中,都逐步形成和明晰了各自的产品格局和品牌化思路。

第一才经网总编辑、第一才经研究院研究员姜永杰表示,随着中部崛起和两圈一带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武汉作为中部中心城市的战略优势地位逐步提升,人才越来越成为促进武汉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成为社会经济中的新兴板块在快速崛起,未来五年到十年将成为武汉地区的千亿产业成员。

2012年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业就面临外资大举进入,市场格局不断演变,新兴业态蓬勃发展,行业规模大幅提升的状态,特别随着网络招聘、现场招聘、人事外包、培训测评这几匹黑马的快速发展,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业中的各细分领域均处在高速扩容中。

易才集团、中智集团、北京外服、上海外服、万宝盛华、诺姆四达、北森测评、大瀚猎头、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国内外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都集中优势资源布局湖北,引领着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朝着产业化、国际化、多元化的综合性产业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现状和问题

武汉地区人力资源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就业质量、建设人才高地、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合作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自武汉人才市场199510月获批为7大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以来,武汉市人力资源市场快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区人力资源服务体系,逐步拓展形成了以招聘、人事代理、人力资源培训、人员测评、人力资源信息网站、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员派遣、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内容为主题的服务体系,涵盖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各个环节。但与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建设和发展还存在诸多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值得产业界和政府部门关注和思考。

一是人力资源服务业不够成熟,以低端业务为主,高端业务亟待培育。武汉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主要以现场招聘类低端业务为主,业务粗放,手段单一,中介服务机构之间低水平恶性竞争突出、服务效率偏低。人才测评、人才外包、猎头招聘、就业培训、网络招聘衍生服务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小、机构少,这直接导致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缺乏专业指导,需求不清晰,定位不准确,从而产生求职难、招工难的两难局面的形成和恶性循环。这与湖北省人才大省、人才强省的客观地位不符。

二是全社会的人才观念较落后,人才高消费、人才浪费、就业歧视严重。大多数用人单位短期行为严重,用人而不育人,在招聘过程中相互攀比,设置一些不切实际甚至是歧视性的用人标准,大材小用。大多数求职者就业、择业、创业观念不够理性,缺乏长远规划。急需在全社会倡导和培育健康理性的人才观。

三是政府对人力资源市场的法制建设、政策引导、资源投入、市场监管不够。对与人力资源市场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和服务体系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

四是大量中青年人力资源从武汉市流向东、南部沿海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国内流向国外,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流向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人才分布城乡两极分化严重,这种状况导致一些区域和产业陷入人才匮乏与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建议

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才能真正为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发挥成有效地价值和共享。

一要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市场化、法制化进程。完善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管理法规体系、监管制度。大力支持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制定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的国家标准,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专题调查研究和学术研究。

二要提高人力资源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手抓公共服务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服务产业。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公共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的分离。以人员测评、猎头、服务外包、管理咨询等高端业务为主的经营性服务产业,主要面向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提高经营性服务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要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培育自主品牌和大型骨干企业。建设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通过优惠政策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发挥园区培育、孵化、展示、交易的功能。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和大型骨干企业。通过支持中部人力资本论坛和行业协会的发展,扶持大型人才外包、猎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骨干企业,鼓励本土人力资源服务品牌走国际化跨域发展之路。

四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云计算技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商务技术在人力资源网络化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加强技术整合,全天候、无缝、高速、便捷的“淘宝网”式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网络。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推动人力资源供求预测的分析研究,促进人力资源服务结构和高校、企业更加紧密的对接、协同,深化人力资源市场的区域合作,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

 

@本报告由第一才经网www.ceocho.com201318日独家发布

@经第一才经研究院研究制作并审定推出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

Trending Articles